发布日期:2025-06-30 18:22 浏览次数: 次
九游体育近日,成都“网红律师”西绿(本名赵某某)身份造假事件引发关注。以“律政佳人”形象示人的她,前不久被发现居然没有律师执业证书;而其所属律所“先包装、后切割”的魔幻操作,也令人咋舌不已。
赵某某长期活跃于社交平台,以精致的妆容、光鲜的职场形象、看似专业的法律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。其“律政佳人”等标签,迎合了公众对于精英群体的猎奇心理。其实,这些都是“人设”——开庭日常是摆拍,法律科普缺乏专业素养支撑。其身份之所以被拆穿,则与她近期涉嫌刑事犯罪有关。6月25日,上海德禾翰通(成都)律师事务所发布公告称:在发现赵某某涉嫌刑事犯罪相关情况后,律所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随后媒体跟进调查,才发现其律师身份存疑。
正所谓“人生如戏,全凭演技”。当赵某某用表演代替专业,法律的严肃性就被异化为吸引眼球的工具。而律所对赵某某的包装九游体育,也堪称“精准流量密码”:从“90后合伙人”头衔到“律师CP”人设,无不迎合了短视频时代的猎奇心理九游体育。在赵某某的假面具被戳破后,律所却采取“甩锅式切割”的做法。事实上,此举既无法推卸自身责任,更损害了行业公信力。按行业规范,律师入职需要核验证件、社保、年检,合伙人身份更需严格审批。若律所对赵某某的造假行为“毫不知情”,则暴露出内部管理的漏洞;若为流量默许其虚构身份,则涉嫌消费公众信任九游体育,损害的是自身形象。
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后防线,其专业属性具有天然的严肃性。“假律师”进行法律科普,这样的科普视频真实性和权威性何在?这跟此前社交平台出现的“假医生”科普医学知识有什么区别?这种乱象侵蚀的不仅是行业形象,更是整个社会的规则意识。
在这件事上,社交平台难辞其咎。有网友评论道,当“假律师”在高级酒店喝下午茶摆拍时,“真律师”却在加班撰写法律文书。如此反差,就没有引起平台怀疑?为何未能及时甄别?这至少可以说明:在“流量至上”的逻辑驱动下,部分平台对专业领域内容创作者的资质审查流于形式九游体育。
法律尊严不容“人设”装扮,专业精神难容流量侵蚀。赵某某造假事件是对“人设经济”的一记警钟——在算法推荐的时代九游体育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守护真相的底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